文/《非常簡》記者:毅(yi)力
媒體簡介:
《非常簡》是一本立足于(yu)濟南(nan),定位(wei)中高(gao)端,著(zhu)眼(yan)齊魯的本土文化雜志。
湯傳忠天生是一位營銷(xiao)(xiao)大師,他(ta)(ta)能讓聽他(ta)(ta)說話的人很(hen)快進入他(ta)(ta)描繪的情境。豐富的面部表(biao)情和手勢(shi),還有詼諧(xie)的語言,都讓傾聽者(zhe)很(hen)容(rong)易對他(ta)(ta)推(tui)薦的產(chan)品產(chan)生興趣。12年前,他(ta)(ta)推(tui)銷(xiao)(xiao)自己研制的兒(er)童保健品。現在,他(ta)(ta)推(tui)銷(xiao)(xiao)是的國學文(wen)化。
給濟南老總們建一個精神家園
一(yi)說起研修國學來,湯傳忠就變得滔滔不絕,完全一(yi)副布道者的架勢。
“中(zhong)國(guo)的暴發(fa)戶們大都是抱著(zhu)花錢的目的去(qu)掙錢的,可當你有了錢的感覺,你會發(fa)現(xian)其實你并不快樂(le)。”喜歡思索的湯(tang)傳忠在自己進行国产91香蕉视下载app最新版建設的過程(cheng)中(zhong),發(fa)現(xian)很多中(zhong)國(guo)的企業家成功(gong)了,但他們并不知道(dao)怎么(me)去(qu)面對成功(gong)。
2006年6月,在山東(dong)師范大(da)學(xue)肖衛東(dong)老師的(de)(de)倡導下,濟南七位對國學(xue)有著(zhu)濃厚興趣的(de)(de)企業(ye)家、大(da)學(xue)教師、媒體工作(zuo)者(zhe)自發組(zu)織成(cheng)立了明新(xin)學(xue)社,共同學(xue)習了十個多月的(de)(de)《大(da)學(xue)》。
“開始(shi)我并不是最(zui)積極的,后來我發現老祖(zu)宗的這些東西竟然可以指(zhi)導我們今(jin)天的工作和生活。”湯傳忠(zhong)說(shuo),“管(guan)理者首先要提高(gao)自(zi)己的文化(hua)品(pin)位(wei),才(cai)能把企(qi)業管(guan)理好。”
隨著對國學的不斷(duan)研修,湯傳忠發(fa)現(xian),大家都(dou)或多或少地(di)有了(le)變化(hua),“首先是(shi)人(ren)都變得善良了,不那么急功(gong)近利(li)了。而且(qie)很多人(ren)在家庭、事業上都有了進步。”
“每次(ci)大家湊在一(yi)起又學習、又放(fang)松,感到非(fei)常快(kuai)樂(le)。我們從知識上(shang)也許不會(hui)得(de)到太(tai)多升華(hua),但這樣的方式(shi)可以喚醒一(yi)個人對(dui)生命價值、自身文(wen)化的認同。從過(guo)去那種不自學到自學狀態,喚醒了(le)內(nei)心(xin)深處(chu)那些(xie)被掩蓋的東西。”為(wei)了(le)推廣國(guo)學,湯傳忠(zhong)發(fa)起成立了(le)明(ming)德(de)天(tian)下國(guo)學社,組織了(le)百(bai)余名(ming)企業界(jie)人士共同學習。
“我們在2007年2月11日舉辦了第一期,由(you)我提供場地和老師(shi)的講課費。這(zhe)種形(xing)式跟《百家講壇》一樣(yang),但我們的優(you)勢是,我們的老師(shi)可以(yi)和聽眾互動。”
現(xian)在(zai),明(ming)德天下國學社已(yi)經成長(chang)為在(zai)民政局(ju)正(zheng)式注(zhu)冊(ce)的濟南市傳統文化研究會,為企(qi)業(ye)界提供一個(ge)學習(xi)和(he)研修傳統文化的平臺。
“一(yi)(yi)(yi)(yi)個人(ren)在(zai)外面打拼,沒有家很難受,很多人(ren)其(qi)實(shi)一(yi)(yi)(yi)(yi)直處在(zai)一(yi)(yi)(yi)(yi)種(zhong)茫(mang)然(ran)的狀態(tai),他們并不(bu)知(zhi)道這(zhe)種(zhong)茫(mang)然(ran)的原因,其(qi)實(shi)就是缺少(shao)一(yi)(yi)(yi)(yi)個精神(shen)家園,缺少(shao)一(yi)(yi)(yi)(yi)種(zhong)精神(shen)寄托。”湯(tang)傳忠現在(zai)一(yi)(yi)(yi)(yi)說(shuo)起國(guo)學(xue)來,就像(xiang)在(zai)給人(ren)介紹(shao)自(zi)己的產品,“我們的國(guo)學(xue)社就是為(wei)濟南(nan)的老總們提供一(yi)(yi)(yi)(yi)個精神(shen)家園,來這(zhe)里不(bu)是讓(rang)你(ni)吃(chi)吃(chi)喝(he)喝(he)的,你(ni)可以(yi)感覺到一(yi)(yi)(yi)(yi)種(zhong)有品味的舒服,并讓(rang)你(ni)有所收獲。”
最另類的大學生
湯傳忠在大學(xue)里,不(bu)是(shi)學(xue)習成績最好的,但(dan)絕對(dui)是(shi)思維最活(huo)躍的。
1987年從安徽(hui)農村(cun)考入(ru)山(shan)東大學生物(wu)化學專業后(hou),每個(ge)月(yue)他(ta)最頭(tou)疼的事(shi)情(qing)就是給(gei)家(jia)里(li)寫信索要生活費,窮孩子湯傳忠每天腦(nao)子里(li)琢(zhuo)磨的,就是怎么(me)賺錢讓自(zi)己吃飽飯(fan)。
大(da)學二年級,他(ta)在同學的(de)幫(bang)助下,開始通過在省糧(liang)(liang)油科(ke)研(yan)所批發港式(shi)面(mian)包(bao),然后去教師宿舍門口販賣,這樣一天能掙十(shi)幾(ji)塊錢(qian)。很快,湯傳忠發現了學生市場這個更大(da)的(de)蛋糕(gao)。他(ta)每天早(zao)晨5點起床,從山大(da)南(nan)門的(de)糧(liang)(liang)站批發油餅,他(ta)讓(rang)人把餅切成四片(pian),以每片(pian)兩(liang)毛(mao)錢(qian),外加(jia)二兩(liang)飯票的(de)價格出售。
一個人忙不(bu)過來(lai),他讓(rang)弟(di)弟(di)來(lai)濟南(nan)幫忙,結果不(bu)到一個月,哥倆(lia)就賺(zhuan)了將近1000塊錢。然而(er)這些并(bing)沒有給(gei)湯(tang)傳忠(zhong)帶來(lai)掙錢的(de)快(kuai)感,相反(fan)卻是(shi)巨(ju)大的(de)壓(ya)力。
在(zai)上世紀八(ba)十(shi)年代末,大學生經商(shang)是(shi)完全被禁止的。如果(guo)換成今(jin)天,湯(tang)傳忠(zhong)很(hen)有(you)可(ke)能被學校(xiao)甚至社會(hui)樹成大學生創(chuang)業(ye)(ye)的模范。但在(zai)那個年代,他要(yao)在(zai)不耽(dan)誤學業(ye)(ye)的情況下,每天付(fu)出超出常人的辛苦,還要(yao)應付(fu)一臉(lian)嚴(yan)肅的校(xiao)領導(dao)。
大餅生(sheng)意雖然只做了(le)三個月(yue),但最終(zhong),他讓弟弟帶回家(jia)2500塊錢。
大四(si)(si)在中(zhong)科(ke)院(yuan)微生(sheng)物所做畢(bi)業(ye)論文時,湯傳(chuan)忠需(xu)要經常去(qu)導(dao)師家(jia)里。中(zhong)科(ke)院(yuan)的(de)(de)科(ke)學家(jia),這在他乃至全國人民的(de)(de)心里,是多(duo)么神圣而(er)又(you)偉大的(de)(de)人物啊,但(dan)湯傳(chuan)忠眼睛里看到的(de)(de),是導(dao)師家(jia)里幾乎(hu)家(jia)徒四(si)(si)壁的(de)(de)窘困生(sheng)活,屋(wu)子里連個像樣的(de)(de)家(jia)具都沒有(you),到處(chu)堆(dui)滿了書。
當導師(shi)顫(zhan)顫(zhan)微微地拿出自(zi)己在(zai)國際刊(kan)物上發表(biao)的(de)論(lun)文時,湯(tang)傳(chuan)忠的(de)心里(li)有了(le)一個(ge)強烈的(de)疑問:這些科(ke)研(yan)成(cheng)果只要在(zai)國際上發表(biao)了(le)就算成(cheng)功了(le)嗎(ma)?
“中國并不(bu)缺(que)乏(fa)科研(yan)(yan)(yan)人員,也(ye)不(bu)缺(que)少(shao)科研(yan)(yan)(yan)成果,而是缺(que)少(shao)把科研(yan)(yan)(yan)成果轉化為生(sheng)產力(li)的人!”在這種思想的牽動(dong)下,湯傳忠(zhong)不(bu)打算做一個(ge)埋在故紙堆里(li)的科研(yan)(yan)(yan)人員,他要創造更大的社會價(jia)值。
機不可失,失不再來
這幾(ji)年(nian),對于國(guo)學的(de)(de)癡迷(mi)讓(rang)(rang)湯傳(chuan)忠(zhong)說起話來頗(po)有些禪意。大學里的(de)(de)創業經歷(li)讓(rang)(rang)湯傳(chuan)忠(zhong)深刻體(ti)會到“機不可失,失不再來”這句話的(de)重要性(xing)。1995年(nian),大學畢業(ye)剛剛四年(nian)的(de)他開始創業(ye)。
在北京做畢業論文時,湯傳忠就發現了微量元素這個新領域存在的商機。1993年(nian),他為(wei)濟南微量(liang)元素研(yan)究所(suo)打工,在北京(jing)跑產品銷售,憑著一(yi)種不(bu)計成本的玩兒命精神,兩(liang)年(nian)后(hou),他就掙到(dao)了人生(sheng)中的第一(yi)個五萬(wan),期間,他還為(wei)后(hou)來提出(chu)著名的“微微理論(lun)”埋下伏(fu)筆。
1995年5月10日,湯傳忠和他的體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火距大廈1107房間,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員工。這個當時已經42歲的下崗女工(gong)既當(dang)會計,又(you)當(dang)辦公室主(zhu)任,很有成就感,完全一副(fu)“二把手(shou)”的架(jia)勢。
第二年(nian),只有27歲的湯(tang)傳忠(zhong)(zhong)就在(zai)創業路上(shang)栽(zai)了個大跟頭,企業最困(kun)難時,帳(zhang)面虧(kui)損14萬元,身后是追債的債主,甚至有生命危險(xian)。湯(tang)傳忠(zhong)(zhong)常常一個人站在(zai)一眼望不到(dao)頭的小麥地里,體會著(zhu)哈姆雷特式的痛苦。
現如今,頂著(zhu)“山東省(sheng)優秀(xiu)青年(nian)(nian)私營企業(ye)家”“山東省(sheng)科普教育基地”等等一大堆(dui)光環的(de)湯(tang)傳(chuan)忠,經常被人問(wen)起當年(nian)(nian)是怎么度過難關的(de)。他會(hui)用手指指自己的(de)牙(ya)說:“你看我的(de)牙(ya)還行吧(ba)?一咬牙(ya)就(jiu)過來(lai)了。”
1999年,公(gong)司迎(ying)來第一個春(chun)天,這家20個員工的(de)小公(gong)司,當年贏利200萬元(yuan),終于打(da)了個翻身(shen)仗。但湯傳忠并沒有(you)被勝利沖昏頭腦,在(zai)國學文化(hua)和現(xian)代企業管理(li)制度的(de)指導下(xia),他逐步建(jian)立起自己的(de)企業管理(li)和国产91香蕉视(shi)下(xia)载app最新版。
湯傳忠(zhong)現如(ru)今有一(yi)(yi)個夢想(xiang),他要(yao)讓(rang)身邊的每一(yi)(yi)個朋友都能感受到國學的魅(mei)力。而他一(yi)(yi)直在朝(chao)著這(zhe)個夢想(xiang)努力。
本(ben)文摘自2008年第1期《非常簡》